CBA總決賽硝煙散盡,互毆事件仍疑點重重,究竟誰之過?

24直播網(wǎng) 閱讀模式

CBA總決賽已硝煙散盡,但“互毆事件”似乎還言猶未盡。

遼寧球迷稱四川球迷率先挑釁,四川球迷則指出紅衣遼寧球迷首先豎起中指并動手;郭艾倫表示四川球迷攻擊了他的父親,他“反擊”以保護家人被視為“理所當然”,四川球迷則稱郭父先動手,郭艾倫已與隊友及家人進入賓館大堂,隨后兩次出門“挑釁”;混戰(zhàn)中遼寧核心賀天舉“苦戰(zhàn)”導致右手骨折,是攻擊“敵人”所致,還是防衛(wèi)所致,那個被送往醫(yī)院的賓館保安究竟是被誰傷害的?

還有人繼續(xù)調(diào)查嗎?弄明白最初是誰先動手鬧事,是你打了我三拳,我踢了你四腳,這些又有什么必要呢?

遼寧隊賽后抵達酒店時,為何會被四川球迷“忽然”團團圍???四川球迷卻表示,前往川隊“住宿”地點為自家球隊助威,這有何不妥?我們只是偶然遇見了遼寧隊、郭艾倫的父親……

為何遼寧與四川這兩支CBA決賽隊伍能同住一家酒店,并且對選手和觀眾沒有任何特殊對待或分隔措施,籃協(xié)方面是否有相關指示?又或者四川首次承辦CBA總決賽,根本無法從一開始就參照NBA或國際賽事的規(guī)范來執(zhí)行?

雙方斗毆事件發(fā)生,反映出諸多管理上的不足和缺陷;在情緒激動時,許多人言語行為失當,但在真相大白之前,或事態(tài)緩和之后,是否有人應當先表達歉意?他人究竟錯在哪里、事件具體起因是什么、深層原因何在,或許并不明晰,但自身的問題應該非常清楚。

cba總決賽遼寧四川打架_遼寧球迷四川球迷沖突_CBA總決賽互毆事件

卻至今無一人道歉。真心道個歉,就那么難嗎?

CBA決賽發(fā)生肢體沖突事件之前,中超上海德比期間球迷也曾出現(xiàn)過激烈爭吵現(xiàn)象。上海足球每年至少舉辦兩次德比賽事,但主客場雙方球迷從不實行分區(qū)觀看。比賽過程中雙方球員競爭激烈,觀眾席上也很容易因小事引發(fā)騷亂,這種情況與酒后人容易沖動行為類似。然而在法制節(jié)目里經(jīng)常看到因鬧事而在事后后悔不已的場景,但在德比賽后出現(xiàn)肢體沖突的參與者事后并沒有表現(xiàn)出同樣的懊悔情緒。恒大在客場與遼寧隊激烈交鋒,郜林在球員通道遭遇球迷近距離辱罵球迷網(wǎng),這是否說明球隊沒有做好球員與觀眾之間的分隔措施,讓人感到困惑,畢竟,后來那個球迷主動表達了歉意,但遺憾的是,郜林并沒有展現(xiàn)出通常的寬容態(tài)度,他回應稱自己并非不接受道歉,而是因為正忙于訓練,所以不想在小事上浪費時間,言下之意,他更專注于專業(yè)事務。

球迷辱罵他,長輩受攻擊,郜林就朝球迷扔鞋,郭艾倫就打球迷,這就是神圣不可侵犯嗎?連我在博客上寫明星永遠不該和粉絲敵對,也收到許多“要是你被罵娘你會怎樣”以及“用惡毒言辭來試探我是否真不還口”的評論,這是明星們(包括演藝圈人士)從未接受過尊重粉絲、平等對待所有人的教育,還是文化傳承里缺少了道歉的基因?打架事件發(fā)生以來,我手機朋友圈里充斥著轉(zhuǎn)發(fā)當年坎通納“中國功夫”猛攻球迷后的個人陳述:“如果能夠重來,把揍他當作最大享受”。但坎通納是“性情敗壞導致才華埋沒”的典型,怎能與他為伍?辱罵他的人是長期坐在同一位置上罵人的“酒鬼”、害群之輩,又怎能和偶爾情緒激動的觀眾相提并論?為何當事人、旁觀者都充滿殘忍之氣、肆無忌憚?

承認過失就是軟弱、示弱嗎?一旦承認過失(示弱)就會損害尊貴形象、威嚴不再,就會被“對手”持續(xù)攻擊?還是拒絕承認過失才是內(nèi)心極度空虛、不堪,拒絕承認過失就不會真誠反省,都不承認過失、不承認錯誤只會從絕境走向絕境,只會從爭執(zhí)走向僵持,敗壞整個“整體氛圍”。

為何極少有人覺得認錯比互相埋怨更顯誠意、更顯氣度,格局更高,若更多人坦誠、自發(fā)地道歉,方能化解矛盾、將沖突轉(zhuǎn)為和諧的關鍵所在。在這次“互相謾罵”、“互相攻擊”被遺忘或再度發(fā)生之前,是否從籃協(xié)、足協(xié)、現(xiàn)場管理者,到運動員、觀眾,都該有更多人“鼓起勇氣”為該承擔的過失說聲抱歉。如果每個人都能多表達歉意,未來的日子就會更加溫馨,社會氛圍也會更和諧。

道個歉不會死,不會道歉真可能會死。

  • 本文由 發(fā)表于 2025年10月08日 16:21
  • 本文鏈接:http://www.qdmjsw.org.cn/news/lqnews/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