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盟中絕大多數(shù)首輪新秀加入時就能坐穩(wěn)球隊主力位置,比如科比和艾弗森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科比作為第十三順位球員,首次亮相僅獲得六分鐘上場機會且未得一分,次役出場時間縮水至三分鐘,僅憑罰球拿到一分,而艾弗森作為狀元,生涯開篇便被賦予充分進攻自由,首戰(zhàn)貢獻三十七分鐘出場時間并拿下三十分,一時間驚艷全場,數(shù)據(jù)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的狀元球員,只能歸咎于未能把握住表現(xiàn)良機了!
第八名是博古特,他是2005年的狀元球員,整個職業(yè)生涯中,每場比賽平均能夠得到9.7個得分和8.7個籃板。
自1958年選秀規(guī)則確立以來,NBA僅八位首輪秀整個職業(yè)生涯場均得分在個位數(shù)徘徊,其中第八位是2005年的安德魯博古特,他在大學聯(lián)賽中被稱為“白版鄧肯”,場均貢獻20.4分與12.2個籃板,這也是他當選狀元的根本原因,盡管他的個人數(shù)據(jù)并不突出,但獲得的榮譽卻相當豐富,包括一個總冠軍、一個年度蓋帽王、一次入選最佳陣容三隊以及一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隊,因此“水貨狀元”這個貶義詞與博古特完全不沾邊。

猶他大學后續(xù)也退役了博古特球衣
第七位選手是佩維斯埃利森球迷網(wǎng),他是1989年的首位選秀球員,整個職業(yè)生涯平均每場能拿下9.5個得分和6.7個籃板。
佩維斯埃利森帶領球隊贏得了NCAA的總冠軍,并且被評為賽事的最佳球員,他因此超越了丹尼費里、埃利奧特、里奇蒙德等競爭者,成為了當年的狀元秀,埃利森擁有非常強的個人能力,在他進入聯(lián)盟的第三個賽季,場均能夠得到20分和11.2個籃板,不過后來因為接連不斷的傷病,他的狀態(tài)出現(xiàn)了斷崖式的下滑。
第六名是肯特本森,他1977年榮膺狀元,整個職業(yè)生涯場均貢獻9.1分和5.7個籃板。
那時候雄鹿隊因為賈巴爾的離去而陷入困境,1977年的選秀順位對他們來說如同雪中送炭,那一年 draft 中涌現(xiàn)出比爾德松、馬奎斯約翰遜、沃爾特戴維斯、伯納德金等眾多優(yōu)秀球員,堪稱選才的黃金年份,但球隊仍然堅持挑選中鋒來填補賈巴爾留下的空缺,最終23歲的肯特本森幸運地成為了第一順位選手,這位球員雖然曾帶領球隊贏得大學聯(lián)賽冠軍,不過由于年紀偏大且發(fā)展空間受限,他在新秀賽季場均只能貢獻7.7分和4.3個籃板,隨后的幾個賽季他的表現(xiàn)也沒有得到顯著提升,不得不說雄鹿隊這次狀元簽的選擇令人感到非常遺憾。

本森面容兇狠但技術非常粗糙
第五名是奧洛沃坎迪,他1998年榮膺狀元,整個職業(yè)生涯平均每場能拿下8.3分,并且能夠貢獻6.8個籃板。
1998年選秀時奧洛沃坎迪的狀元寶座無人能撼動,他和奧拉朱旺同樣來自尼日利亞,因此被稱作奧拉朱旺二世,15歲前奧洛沃坎迪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籃球訓練,直到1995年赴美后才將籃球作為職業(yè),剛接觸籃球的第一年即大學第一賽季場均得4分并貢獻3.4個籃板,第二年賽季因傷未能出場,第三年突然場均轟下22.3分并有11.2個籃板入賬,如此巨大的進步幅度堪稱驚人,因此抽中狀元簽后所有人都祝賀快船隊,但這位極具天賦的年輕球員最終未能兌現(xiàn)預期。
九八年狀元奧洛沃坎迪防守97年狀元鄧肯
第四位選手是格雷格奧登,他是2007年的首位選秀球員,整個職業(yè)生涯平均能夠得到8個得分和6.2個籃板。

高中階段奧登率隊取得103場勝利僅輸7場,三次贏得高中聯(lián)賽最高榮譽,他和詹姆斯同樣在中學時代就獲得“年度籃球先生”殊榮,并且登上過《今日美國》與《體育畫報》的封面上,進入NCAA大學聯(lián)賽后奧登場均貢獻15.7分、9.6個籃板和3.3次蓋帽,榮膺年度最佳陣容一陣并被評為最佳防守球員,特別是在決賽中他拿下25分和12個籃板,面對霍福德他使其僅命中6球、諾阿更是3投1中,這場對決尤為引人注目,這樣的高順位秀讓開拓者寄予厚望,然而在NBA的七年生涯里總共出戰(zhàn)105場,四次整個賽季因傷缺陣,奧登盡管天賦異稟卻始終缺乏表現(xiàn)的機會。
三人一共打了62場,勝率超過80%
第三名是夸梅布朗,他是2001年的狀元,整個職業(yè)生涯中場均能夠得到6.6分,并且能夠貢獻5.5個籃板。
相當一部分人喜歡事后諸葛亮地覺得喬丹當初應該選擇一個大學球員,而不是像夸梅布朗那樣尚未成熟的高中生,不過實際上在2001年的選秀中,榜眼錢德勒和四號秀埃迪庫里都是高中生,當時探花加索爾雖然年紀稍大些,但他在西班牙聯(lián)賽的表現(xiàn)僅僅得到11分和5個籃板,這四位球員里有三個是高中生,一個是外籍選手,錢德勒屬于典型的藍領型球員,埃迪庫里的防守能力相當糟糕,加索爾的知名度也不算太高,如果這時候碰上夸梅布朗,他在聯(lián)賽中場均能拿下20.1分、13.3個籃板和5.8次蓋帽的數(shù)據(jù),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科比搭檔突然從奧尼爾這個級別變成夸梅布朗
亞軍是拉魯馬丁,他1972年榮膺最佳新秀,整個職業(yè)生涯平均每場能拿下5.3個進球,并且能貢獻4.6個防守籃板。
開拓者隊再次遭遇困境,北卡的鮑勃麥卡杜是得分利器,南加州的保羅韋斯特法爾堪稱天才后衛(wèi),還有拉爾夫辛普森、朱利葉斯歐文等球星,僅憑這些球員的名字就能證明72屆選秀大會的陣容多么強大,拉魯馬丁當時擁有兩大優(yōu)勢,其一身高達到6尺11,比其他候選人都要高大,其二在NCAA比賽中正面擊敗過比爾沃頓,最終這兩個因素深深吸引了開拓者的目光。
頭名是本內特,他是2013年的最佳新秀,整個職業(yè)生涯平均每場能夠得到4.4個進球和3.1個防守籃板,表現(xiàn)相當出色。
本內特的表現(xiàn)同樣令人費解,他在高中時代帶領球隊取得32勝1負的戰(zhàn)績,贏得了全國高中邀請賽的冠軍,還獲得了MVP的榮譽,進入NCAA大學聯(lián)賽后,他場均能夠得到16.1分和8.1個籃板,成功入選大一最佳陣容,并且成為了約翰伍登獎和奈史密斯獎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當他進入NBA之后,給人的印象卻像是根本不懂如何打籃球的新手。
參加選秀時選秀報告評分94分,相當不錯的一個分數(shù)
專家對此表示,本內特的心理狀態(tài)出了狀況,倘若他在十三年時只是五、六順位被選中,而非作為特例被拔高為狀元,他的職業(yè)生涯軌跡或許會截然不同!
(醫(yī)生)

下載小炮APP領166元紅包
聲明:新浪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