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比賽中干擾球規(guī)則詳解:你知道如何判定嗎?

24直播網 閱讀模式

一場扣人心弦的籃球對決,需要技藝精湛的球員參與,同樣需要公正且適度的裁決,當裁判員們完全退居幕后,比賽便能夠展現它最本真的狀態(tài)。

然而,部分賽事或特定場面常遭觀眾質疑,甚至批評,例如我們接下來要闡述的一項規(guī)定——干擾球。

干擾球規(guī)則解釋_cba干擾球_NBA干擾球判定標準

1、釋義

干擾球,屬于籃球競賽時的違規(guī)行為,當投籃正在下落過程,或者停留在籃筐位置時,若受到不合法的阻礙,即構成此情況。

籃球聯賽中,常見的阻礙行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防守阻礙,另一種是進攻阻礙。當防守隊員在對方球員投籃時,球已經越過最高點,或者在上籃時已經碰觸籃板,若仍然故意改變球的飛行路線,則構成防守干擾違例,裁判會判進攻方得分;如果情況相同,但進攻隊員故意改變球的路線,比如投籃后球未離開籃筐上空的圓柱體就將其撥入籃筐,則會被判進攻干擾違例,防守方獲得球權。

NBA干擾球判定標準_cba干擾球_干擾球規(guī)則解釋

這項規(guī)定的產生,源于NBA史上首位傳奇人物、著名高塔球員、被譽為“籃球之王”的湖人前輩喬治-麥肯,他憑借2.08米的身材,幾乎總能夠阻擋住對手的射門。

2、動圖解析NBA的干擾球

典型的進攻干擾球,賈巴里-帕克在雄鹿隊效力期間曾有過一次表現,當時他參與了一次快速反擊,面對籃球還滯留在籃筐上方的圓柱體內,盡管他已開始起跳,最終還是被迫調整了球的運動方向。

GIF-帕克的進攻干擾球

典型的防守干擾球,勒布朗在熱火隊期間正值身體狀態(tài)與經驗積累的黃金階段,為熱火效力四個賽季,每個賽季29.75的PER數值充分展現了巔峰期勒布朗的統治力,他的防守技巧中,蓋帽是關鍵組成部分,但偶爾也會出現失誤的情況。

GIF-勒布朗的防守干擾球

那場爭議不斷的干擾球發(fā)生在2015年季后賽西部首輪,對陣雙方是洛杉磯快船隊和圣安東尼奧馬刺隊,整個系列賽過程異常艱難,是許多球迷至今仍在談論的經典對決。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九號,聯賽第五輪對決,洛杉磯快船隊坐鎮(zhèn)主場迎戰(zhàn)圣安東尼奧馬刺隊,賽事臨近終場階段,快船隊一度獲得反敗為勝的良機,然而球隊中鋒德懷特-霍華德一次時機把握欠佳的上籃嘗試,觸發(fā)了進攻犯規(guī)的判罰,不僅讓反超的希望化為泡影,還將球權白白送給了對手,最終馬刺隊客場艱難取勝快船隊,倘若沒有克里斯-保羅發(fā)揮關鍵作用,恐怕霍華德會淪為那場比賽的犧牲品。

GIF-小喬丹的關鍵球被判干擾球

NBA干擾球判定標準_干擾球規(guī)則解釋_cba干擾球

干擾球很有趣——奧尼爾尚未引退之際,就是NBA知名的開心果,在結束球員生涯從事電視評論工作后,他主持的《歡樂五大囧》節(jié)目同樣成為球迷們歡樂的又一重要來源,節(jié)目里讓球迷感受最多樂趣的現役球員,毫無疑問就是“我的孩子”賈維爾-麥基。許多人應該都觀賞過麥基的“五大囧”系列,單從那些涉及麥基的干擾球片段來看,其過人天賦相當明顯。

GIF-麥基的歡樂干擾球

3、同為干擾球,NBA和FIBA的區(qū)別在哪里?

干擾球,可以說是NBA規(guī)則和FIBA規(guī)則中最顯著的不同。

根據NBA規(guī)定,構成干擾球的情況一般包括以下情形:球碰觸籃圈當作支點,或經過籃圈時停留在其上并與之接觸;觸碰位于籃圈上方假想圓柱體內的球;在球撞擊籃板的籃圈水平面以上任何部位之后24直播網,接觸一個有機會得分的球,不論該球處于上升或下落階段;接觸正在下落且有機會得分的球;任何時候用穿過籃圈的手觸球;晃動籃圈、籃網或籃板,導致球出現非正常跳動,或在球接觸籃圈或通過籃圈時,彎曲或移動籃圈使其位置偏移;在球處于籃網中時,觸碰籃圈、籃網或球,阻礙其進入籃筐。共七種表現形式。

NBA干擾球判定標準_cba干擾球_干擾球規(guī)則解釋

根據FIBA規(guī)定,該情形包含兩種具體類型,分別是干擾得分和干擾得分。參照籃球競賽規(guī)范:干擾得分僅適用于——球失去入網可能性的階段,以及球未碰到籃筐的時段。得分被干擾的情況是這樣認定的:當球員在投籃或執(zhí)行最后一投罰球時,球碰到籃筐,球員碰到了籃筐或籃板;當球員執(zhí)行罰球,且罰球后還有追加罰球機會時,球有可能進入籃筐,球員碰到了球、籃筐或籃板;球員從籃筐下方伸出手穿過籃筐并碰到球;當球在籃筐中,防守球員碰到球或籃筐,從而阻止球穿過籃筐;球員使籃板晃動或者抓住籃筐,根據裁判的判定,這種行為已經阻礙了球進入籃筐或者使球進入籃筐;球員抓住籃筐碰球。共六種表現形式。

核對規(guī)范后可以知曉,NBA規(guī)范里加粗的條款在FIBA規(guī)范里找不到對應內容,換言之,在FIBA管轄的賽事里,只要球體碰觸籃板籃圈水平面以上的任何部位,不論它正向上運動還是向下運動,參與者都能主動改變它的飛行路線,這種操作在FIBA規(guī)則下不被當作干擾行為,而在NBA規(guī)則下則會被認定是干擾行為。

新疆外援布拉徹的一些動作在CBA聯賽中不被視作干擾球,但在NBA聯賽中則會被認定為干擾球行為

結語

干擾球是籃球競賽里一個很有爭議的規(guī)定,這種狀況發(fā)生時會引起場內運動員的質疑,也會招致場外觀眾的非議,不過這些非客觀因素,在很多時候也為籃球競賽帶來了不少看點。

作為愛好者,不能只關注體育競技的激烈性,任何職業(yè)或活動都需要留有彈性余地,當意外發(fā)生時,可以換個思路,更正面地品味賽事。

把精彩帶走,把爭議留下。

(后仰跳投&鐵林)

五花八門 籃球知識科普

  • 本文由 發(fā)表于 2025年10月08日 14:07
  • 本文鏈接:http://www.qdmjsw.org.cn/news/lqnews/5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