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騰訊體育!運營NBA賽事苦心孤詣,如今或為他人做嫁衣?

24直播網(wǎng) 閱讀模式

我有點心疼騰訊體育了。

騰訊體育的高級會員,其單月?60 元的定價,讓我這個長期觀看免費直播的人感到很不舒服。

騰訊體育 NBA 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 騰訊體育與微博合作 NBA 短視頻版權_騰訊nba直播解說

直到昨天微博宣布與 NBA 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騰訊體育 NBA 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 騰訊體育與微博合作 NBA 短視頻版權_騰訊nba直播解說

騰訊負責的 NBA 比賽核心的付費會員業(yè)務,至今評價毀譽參半,不過在該平臺吸納了頂尖解說團隊,改進了直播及手機觀看體驗,嘗試跨界娛樂活動,舉辦線下互動,這些方面,騰訊確實用心良苦,投入了大量資源??赡壳翱磥?,這些付出,或許無意中幫了競爭對手。

微博擔當 NBA 中國的官方社交賬號,接下來會與 NBA 合作,一起制作賽事實時短視頻,發(fā)布比賽精彩片段,策劃獨家節(jié)目,并且開發(fā)更多互動性質的產(chǎn)品。

微博方面認為,騰訊先前獲得 NBA 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并未吃虧,微博總裁王高飛指出,微博是內容分享的渠道,同騰訊對比,“雙方各有特色,屬于互相補充而非互相爭奪的局面”;騰訊事后向36氪說明,騰訊的直播權利穩(wěn)固掌握,NBA 與微博僅是常規(guī)合作,并且存在場次與時段的約束。

但是,與2015年1月以5億美元獲取五年中國大陸NBA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的騰訊相比,微博這次合作中的額外付出,初始投入或許微乎其微,一位微博內部員工向36氪透露,此次合作模式可與微博同NFL的合作相提并論,即共同開拓商業(yè)機會,并分享收益。

騰訊nba直播解說_騰訊體育 NBA 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 騰訊體育與微博合作 NBA 短視頻版權

對此,騰訊大概率是無奈的。

騰訊公司取得 NBA 在中國地區(qū)的獨家傳播權之后,NBA 組織以持續(xù)侵害版權內容為理由,于 2015 年歲末向微博平臺提出訴訟,導致部分擁有認證標識的籃球領域知名賬號被封禁——這些賬號長期轉載、編譯境外受 NBA 保護的文字、圖片、動態(tài)圖像及視頻內容,吸引了大量關注者,顯著損害了 NBA 的合法利益,也使購買版權的騰訊公司蒙受間接損失。

在美國,NBA 對比賽直播、視頻點播以及授權商品均設有周密的版權管理機制,未經(jīng)許可擅自使用,將面臨嚴峻的法律后果。

在堅持“網(wǎng)絡資源無需付費”觀念的我國,針對各種信息所有權的維護手段卻相當欠缺。

實踐證明,NBA 封禁許多微博上的侵權營銷賬號,情況并未好轉,不良風氣難以根除,一個賬號被處理,無數(shù)個新賬號又涌現(xiàn)出來。以個人賬號和自媒體賬號身份在微博上發(fā)布的侵權信息,持續(xù)不斷受到挑戰(zhàn)。

如今,就連 NBA 也必須借助微博這個渠道來推廣自身品牌了,社交媒體正公然干擾賽事的直播過程。

2016 年全年,微博吸納了大量 NBA 官方資源,涵蓋俱樂部與球員等,實際上已轉變?yōu)?NBA 唯一的社交宣傳渠道。

騰訊體育 NBA 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 騰訊體育與微博合作 NBA 短視頻版權_騰訊nba直播解說

騰訊nba直播解說_騰訊體育 NBA 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 騰訊體育與微博合作 NBA 短視頻版權

微博這次成功獲得 NBA 的官方認證,是雙方長期溝通合作的結果;對于 NBA 而言,與其讓網(wǎng)絡上的自媒體不斷盜用其內容,不如通過微博平臺直接掌握流量資源,同時也能借此機會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這次微博與 NBA 的合作協(xié)議里,涉及即時短視頻和賽事剪輯兩個部分,短視頻形式的流行,無疑會對體育品牌的管理者帶來顯著影響。

通常情況下,新聞傳播平臺和社交網(wǎng)絡平臺對體育活動的轉述,與賽事傳播商之間雖有摩擦,卻往往彼此依存,互為補充,然而 2015 年開端、2016 年激增的短視頻,作為新興的信息載體,對賽事傳播領域構成了挑戰(zhàn)。

比賽期間和比賽結束后,有關運動員、指導員、機構以及精彩集錦的資訊,微博這類社交平臺借助簡短視頻,極其成功地在次級傳播節(jié)點占據(jù)了優(yōu)勢,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無需承擔任何代價。

騰訊體育 NBA 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 騰訊體育與微博合作 NBA 短視頻版權_騰訊nba直播解說

短視頻這種形式,既反映了現(xiàn)代人零碎利用空閑的習慣,又非常貼近事件發(fā)生的真實感受,對許多球迷而言,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補充,畢竟,即便是鐵桿球迷,也不太可能隨時都能抽空觀看數(shù)小時的比賽直播。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針對正在進行的比賽即時發(fā)布簡短視頻,在技術方面幾乎沒有什么難度,賽事直播管理方的權益很有可能會再次受到損害。

在國內短視頻行業(yè)已居世界前列的背景下,可以觀察到,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移動內容平臺,在從用戶生成內容短視頻中獲利之后,正轉向專業(yè)生成內容市場,新賽季中超版權爭奪中,除了蘇寧獲得獨家直播權外,今日頭條也以較為優(yōu)惠的代價,購得了2017至2020賽季中超的短視頻授權——據(jù)懶熊體育透露,年費用大約為千萬元——這明顯低于直播授權的成本。

騰訊體育 NBA 獨家網(wǎng)絡播放權 騰訊體育與微博合作 NBA 短視頻版權_騰訊nba直播解說

中超進駐今日頭條

版權購置者倍感經(jīng)營艱難,社交媒體及短視頻平臺卻坐享其成,此番景象令所有頂尖體育 IP 經(jīng)營者都深感困擾。

騰訊在 NBA 市場上的運營是國內最出色的企業(yè),以樂視體育為例,該公司曾以 27 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購得中超兩年網(wǎng)絡獨家轉播權,然而在合作期未滿一年時,由于訂閱用戶數(shù)量不足,同時電視臺直播賽事過多,導致出現(xiàn)虧損,拖欠了超過一億人民幣的款項,最終被切斷信號,合作協(xié)議也被終止。

在新賽季的中超轉播權競標大會上,蘇寧體育控股的 PPTV ,聲稱支付了 13.5 億人民幣,成功獲得了中超賽事的獨家播放權利,單純依靠會員訂閱和廣告收入,這筆巨額投入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盈利。

過去蘇寧比新英更早獲得英超三年經(jīng)營權時,IDG合伙人兼新英董事長李建光就直白表態(tài),如果當前市場狀況持續(xù)穩(wěn)定,既不更差也不顯著好轉,按照新英最終僅能維持收支平衡的版權支付能力估算,實際可承受的開銷遠比外界披露的價位要少,否則就毫無意義、只會虧損。

近些年體育相關知識產(chǎn)權的身價急劇攀升,其中獲利最大的并非版權出讓方,也非版權受讓方,反而是那些球星們;緊隨其后,真正賺到錢的變成了另一些新出現(xiàn)的途徑,諸如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形式的飛速發(fā)展,體育賽事的直播經(jīng)營商卻未能從中分得多少利益。

未來的大公司,在用高價買體育直播權之后,若再購獨家授權,倘若不添上短視頻授權之類的補充條件,大概就只是買了個“偽”授權。

注:交流可加作者微信24直播網(wǎng),勞請備注姓名、公司、職位。

  • 本文由 發(fā)表于 2025年10月08日 15:44
  • 本文鏈接:http://www.qdmjsw.org.cn/news/lqnews/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