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4月7日傳來消息,騰訊旗下的移動電競內容平臺,也就是“企鵝電競”,發布了退市公告,表明由于業務發展策略出現變更,將會在6月7日的23時59分停止運營。
公告表明,企鵝電競的相關產品涵蓋“企鵝電競”(其中含有網頁端、App端、PC端、TV端、H5、微信小程序),還有“企鵝電競直播助手”,從今日13時30分開始,就停止新用戶注冊,不再允許新主播以及新公會入駐,同時關閉充值渠道,并且在6月7日23時59分這種具體時間點的時候,會關閉企鵝電競相關產品的全部功能,下架應用程序、關閉服務器,停止主播的開播功能。到12月30日23時59分這個特定時刻,企鵝電競相關產品的專屬客服會關閉。
2016年7月成立的企鵝電競,是騰訊旗下的游戲直播平臺,有手游賽事、游戲直播、視頻內容等,涉及多個騰訊系游戲電競職業賽事。企鵝電競作為騰訊自有游戲直播業務,曾依靠騰訊互娛、騰訊網、QQ等多個強勢業務,具備《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等騰訊系游戲的直播版權,且有騰訊系社交平臺和門戶網站為其吸引流量。
不過,斗魚、虎牙這兩大直播平臺面前,企鵝電競自誕生起,就始終難以實現突破,持續處于市場第三的位置。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 - 2021年中國電競直播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有數據表明,2020年第三季度,企鵝電競MAU是546萬人,與此同時,虎牙的MAU為7420萬,斗魚的MAU則是5960萬。
國內游戲直播市場進入存量爭奪階段,抖音進入此領域,快手也得以入局,B站同樣參與其中,虎牙和斗魚因同質化而產生競爭消耗問題,這一問題變得突顯起來,企鵝電競的存在顯得越發尷尬。在這當中,虎牙與斗魚的“一哥”之爭不停歇,雙方互相挖角,拆臺等競爭手段接連現世,企鵝電競無法參與其中,只能成為旁觀者。
在游戲直播方面,騰訊曾有過這樣的考量的設想,也就是去打算盤算謀劃合并下游的分發環節,進而能夠更為妥善地順暢打通整個產業鏈,以此來應對外部的競爭因素。在2020年10月的時候,虎牙、斗魚發布公告宣稱,騰訊會以總計總價一共5億美元的金額把企鵝電競的游戲直播業務轉讓給斗魚,斗魚與企鵝電競合并之后整體再和虎牙進行合并,然而可是但該方案由于在哪時候在2021年7月沒能通過反壟斷審查就從而終止了 。

虎牙與斗魚沒能成功合并以后,騰訊互娛公布了一系列有關部門以及人員的調整操作,在去年8月中旬的時候成立了企鵝電競產品中心,該中心全面承擔企鵝電競的產品研發事宜以及運營推廣方面的工作,將企鵝電競的游戲直播業務部予以撤銷,擔任原游戲直播業務總經理一職的殷婷轉而負責新增加的T產品中心,以及海外內容社區孵化產品的研發及其運營工作。
此次調整完成之后,市場當中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覺得騰訊方面針對游戲直播業務采取了“重啟”的舉措,目的在于讓企鵝電競得以復活,然而隨后卻遭到了騰訊的否定,騰訊著重表明企鵝電競依舊處于穩定運營的狀態。可是從今年開始,伴隨業務持續不斷地萎縮,主播頻繁地離開,企鵝電競已然難以繼續維持下去了。
基于業務領域而言,企鵝電競所面臨的這般處境可謂難題重重,其一在于入場時機過晚進而錯失了關鍵的發展節點,其二是流量以及主播等層面與競爭對手相比,差距甚遠,其三是難以借助騰訊的強勢扶持達成流量的有效轉化,最終狀況是收支嚴重失衡,淪為有如“雞肋”般的存在致使局面尷尬。與此同時,即便騰訊在電競以及游戲市場已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并且還是斗魚、虎牙的投資方,然而卻依舊難以恰如其分地平衡各方利益,從而全力以赴地對企鵝電競予以扶持造就困境重重。
不僅是這樣,整個直播行業面臨的監管,處于持續不斷趨嚴的狀態,這無疑給游戲直播平臺,像企鵝電競這類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1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針對《網絡表演經紀機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提出,網絡表演經紀機構不得借虛假消費、帶頭打賞等手段來誘導用戶進行消費啦,也不得以打賞排名、虛假宣傳等辦法去炒作網絡表演者的收入呢。對于一些行業灰色地帶噢,《辦法》同樣作出了相應的約束喲:網絡表演經紀機構需加強對簽約網絡表演者的約束呀,要求其不能以特殊對待、語言刺激、承諾返利等方式去誘導用戶消費噠。
在2022年3月時分,有涉及三個部門的聯合行動,印發了一份通知,這份通知是關于《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的,其中要求,要對網絡直播發布者的稅務管理加以嚴格的規范。